为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海从今年元旦起开始推行 “限塑令”。除了布袋、纸吸管等塑料替代品之外,可降解塑料袋在超市、快递、外卖中大量出现。不过,究竟怎样的“可降解”才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呢?
长期从事生物可降解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任杰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塑料制品声称“可降解”或“添加了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实则是鱼目混珠的“伪降解”。这些塑料制品因无法完全降解而产生的微塑料,对环境危害更甚。对于生物降解产品,国家已出台相关标准,并发布了统一的“双j”标识,市民在选购时可作为辨识标准。
这些“伪降解”请远离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塑料产品声称自己“以植物淀粉为原料” “添加了可降解成分”,或者 “生物全降解”,消费者如何判断其真伪?
众所周知,一次性塑料制品给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无节制的滥用也给地球带来了“白色污染”。传统一次性塑料无法降解,导致大量塑料微颗粒污染环境、进入食物链,成为人类21世纪亟待解决的课题。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也成为全球的共识与趋势。
“可降解塑料的最大优势在于,由其制成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即使到环境中,也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任杰说,可降解塑料在具有一定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在半年多时间内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缓解目前的“白色污染”难题。
任杰介绍,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膜袋、吸管等制品的材质通常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或是pla pbat 淀粉(st)等。如果产品材质含有聚丙烯(pp)、聚乙烯 (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则为不可降解塑料。
“现在,有的塑料购物袋是用淀粉或石粉加上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这样的塑料袋在被抛弃或填埋之后,只有淀粉会被微生物分解。”任杰解释,这个过程只是部分崩解,不是全生物降解,剩余的聚乙烯或聚丙烯仍是自然界无法消化的“白色污染”。
“生物可降解”认清“双j”标识
说到“可降解”,市面上的塑料袋又有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可降解、全降解等种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才代表了真正有利于环境的“降解之道”呢?任杰介绍,按照国家标准,目前只认生物可降解,其它降解都已取消。
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去年9月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图形标识为“双j”,消费者可以此作为选购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标志。
任杰说,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特定条件下(如堆肥化条件、好氧或厌氧消化条件),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及其矿化无机盐等的塑料。
根据该指南,可降解塑料必须没有生态毒性,即可降解产品堆肥化后,堆肥对植物的出苗生长或动物(比如蚯蚓)的存活不能产生负面影响。
“有些降解方式,比如氧化降解,已经被欧盟全面禁止。”任杰解释,通过添加氧化降解剂到传统石油基聚乙烯塑料里实现氧化降解的,其实是将聚乙烯等降解为低分子量聚合物,无法最终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于是,这些低分子量聚合物就成为环境中的微塑料,不仅污染水体,在鱼类体内富集,还会造成土壤毛细堵塞,导致农作物减产,其危害比不降解更严重。
“有的塑料制品甚至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原料,如聚乙烯,加点氧化降解剂、光降解剂,就声称‘可降解’,招摇过市,扰乱市场。”任杰提醒消费者,不要误以为这类塑料袋对环境友好。
“可降解”算湿垃圾还是干垃圾?
使用后的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这已被人们所接受。但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可通过堆肥等方式降解,是否应该算作湿垃圾呢?任杰说,从理论上来说,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应可作为湿垃圾处理,但实际上这类塑料袋目前还是跟随干垃圾处理。这取决于目前国内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
一个重要原因是,生物降解塑料袋与湿垃圾目前还不能同步降解,这就为工业堆肥造成了困难。任杰告诉记者,生物可降解塑料袋一般工业堆肥需要60天以上,而湿垃圾的厌氧发酵只有20至30天,快速好氧发酵甚至只需8至10小时。目前,他正牵头承担一个市级科研项目,致力于解决湿垃圾与可降解塑料袋同步降解的技术问题,“如果课题进展顺利,若可降解垃圾袋全面推行,预计到后年,上海的湿垃圾袋就不用破袋了”。
此外,他提醒消费者,由于目前生物降解材料尚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所以相对成本较高。如果看到生物降解产品的价格和普通塑料一样,甚至更便宜,那很可能是冒充可降解的“李鬼”。(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