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建接受记者采访。记者沈贞海 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沈贞海
“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汶川以来,在兰溪、义乌两地的大力支持下,招引浙江资金、企业资源,借力浙江经验、市场优势,在汶川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来料加工、村务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出真本领,助力汶川的脱贫攻坚工作,助力汶川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浙江省金华市委办副主任,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陈小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蝶变”索桥村的浙江美丽乡村经验
以前的索桥村,几乎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养猪,不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还滋生蚊虫、苍蝇等,一拍一大片。“以前的环境,真是脏乱臭,经过政府的引导、帮助和改造,我们不再在家里养猪了,政府也帮我们出钱翻修了房屋和村里的道路,现在蚊子、苍蝇少了,空气也不再臭了,环境越来越好。而且政府还在村里开了来料加工厂,帮助我们在家里多赚钱的同时,我们的水果收入也增加了,游客也多起来了,真是太好了。”已经年逾七旬的索桥村村民朱彩文老奶奶高兴的告诉记者。
索桥村的美丽“蝶变”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汶川的实践。
据悉,在浙江援川工作组的牵线联系下,保亿集团与索桥村结对帮扶,企业捐赠2000万元(已到位1000万元)用于索桥村乡村振兴建设。借鉴浙江经验,编制了《汶川县索桥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产业富民、文化提升、民风提升、党建引领四大工程共50个项目。目前新建文化广场、网红打卡路(彩虹道)、环村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完成人畜分离160户,完成厕所改造268个。种植汶川甜樱桃、青红脆李、杏子等特色种植业3500亩。2019年全村产业收入达14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0元,初步形成“产业富民、美丽乡村,东西协作、索桥花开”的村企帮扶新模式。
索桥花开,美丽“蝶变”。记者沈贞海 摄
义乌兰溪市场优势在汶川的真实实践
浙江的市场资源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力,有着“世界小商品之城”美誉的义乌更是如此,兰溪亦有强大的市场底蕴。有鉴于此,陈小建和他的援川同事们做足了“市场文章”。
——发展来料加工稳就业促增收。发挥义乌市场优势,建立来料加工扶贫车间,鼓励采用灵活就业计件制,鼓励各扶贫车间做好易致贫的边缘人员、农村妇女、残疾人员的就业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来料加工扶贫车间35个,实现就近就业1000余人,吸纳就业困难人员241人,留守妇女432人,人均增收超过1700元/月。
——义乌兰溪“两园一馆”助推百亿汶川。加强区域合作,共建物流园区。义乌市场集团与汶川国企组建合资运营公司,投入资金900万元,帮助汶川建设运营川青甘高原物流园项目,并抽调精干人才赴当地挂职,主导园区招商运营工作。共建飞地园区,提升产业升级。今年3月份正式签订飞地园区协议,在兰溪市经济开发区(鸿图产业园)建立“兰汶”工业小微产业园,总投资800多万元,主要以智能产业为主。依托义乌市场,建“义乌好货馆”。总投资260万元,建筑面积602㎡,含展示、销售、仓储、办公、贸易洽谈于一体,将引进自义乌进口商品2000余个。
——援建特教学校关爱残疾学生。汶川特殊教育学校是阿坝州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义乌、兰溪两市共同出资1200万元,新建六层面积4261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一幢,解决教学功能用房不足、教学资源紧张等多年未解的难题,惠及134位残疾学生。建立“暖心公园”、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等实训基地,关爱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信心。
——义乌-汶川共建电商学院。义乌市按照“党建 电商 x”帮扶思路,发挥创业教育和电子商务品牌优势,以扶贫先扶智理念,投入资金760万元,与汶川县共建电商学院,全力打造阿坝州民族地区电商人才培养的“摇篮”。目前阿坝师范学院电商学院首届28名学生已正式入学,初步形成“党建 电商”造血式智力扶贫新模式。同时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汶川分院。
来料加工,产业兴盛。记者沈贞海 摄
数据见证多元化举措“真扶贫、扶真贫”
不论是索桥村的美丽“蝶变”,还是市场的有效提升,都只是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在浙川两省的领导下,金华市按照“扶真贫、真扶贫”要求,全方位与汶川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在产业合作、电商物流、人才交流、教育卫生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大援助力度,拓宽智力援助领域。两年来,双方互派党政干部、专技人才234人次,其中:党政干部21人次,专技人员223人次。举办各类培训137期,6367人次。其中党政干部16期2411人次,专业人员培训82期2685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0期1105人才,致富带头人9期266人,创业成功15人,带动贫困人员113人。通过互访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汶川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强化产业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引进广东长实通信公司、汶川县仁杰玻璃有限公司、汶川县长实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汶川县川青甘物流管理有限公司、汶川县萝卜寨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来料加工等8家浙商企业,实际投资739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99人,解决群众增收新路径。
——强化对接沟通,劳务协作更加精准。与浙江兰溪、义乌举办春季劳务招聘会8场,共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共转移贫困人口就业796人,其中转移结对省份贫困人员就业50人,其他地区92人,省内就业654人。完成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建设35个,实现就业1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65人。组织15名贫困学生赴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就读。
——强化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浙江省对口支援汶川县项目24个,对口支援资金7390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13个,帮扶资金5463万元,占总数73.9%。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产业道路及配套设施,不仅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更为汶川“三宝”提质增效保驾护航,为增加群众收入注入坚实力量。
——着重形成合力,全力推动携手奔康。两年来,双方共结成乡镇、村村、学校、医院、村企结对共87个,其中村企结对42个(结对贫困村36个),镇镇(街道)结对3个、村村结对3个、校校结对26个、医院结对13个。两年来,累计接受浙江捐助款物5383.8万元,其中浙江保亿集团捐赠1000万元,定向用于索桥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东部市场优势,帮助销售车厘子等农副产品1000余万元。
援智援资,助力发展。记者沈贞海 摄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援川干部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抓好产业合作:
——引进2400棵兰溪市杨梅大苗到汶川县映秀镇种植,建立65亩杨梅产业基地;
——建立汶川-兰溪飞地园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00余万元。建立义乌汶川进口商品馆,项目总投资260万元,预计6月建成;
——组建川青甘高原物流园区运营团队,负责园区的招商和运营工作。通过产业合作,助力汶川经济持续发展。
……
“乡村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兴、村民越来越富,越来越美的汶川日益彰显活力,奔向小康之路。”陈小建如是而言。
川青甘物流园区,与义乌市场紧密衔接。记者沈贞海 摄